一年后,我为什么还在贝壳

一年后,我为什么还在贝壳

距离那篇《我为什么加入链家》一周年。按说越是忙碌越容易忽略仪式感,但从成都发布会回来后搬到新办公室,看着上地六街的夕阳,突然觉得过去的一年真挺值得回味的,便借此机会回归文坛冒个泡。嗯,上辈子一定是作家。 过去的一年,是被推着走的一年。我们从链家网升级为贝壳找房大平台,我们成立了租赁平台事业部并完成从0到1的一小步,我们的租赁团队从老板和我两个人壮大成今天的一支钢铁战队。在自我颠覆的阵痛中,每个人都经历了更多“波折”,却也看到了更多希望。人真的不怕累、不怕折腾,只怕失去信心和希望——这是我近一年来最为重要的认知之一。其实跟一年前的认知并无核心差异,只是强化了而已。 工作定位的缘故,不管是内部经管还是外部合作,我每天都在变着花样支持老板做的工作,就是给不同的人讲清楚同一件事:我们在做什么。借此机会,也分享给更多人。这并不是官方战略分享,仅是作为众多参与者之一的个人感受分享。 1、什么是平台?平台的机会在哪?讲到平台,最常提到三个词,以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全在对这三个词的解读里。开放:即内部能力外部化,就是把自己多年沉淀的认知和资源,跟同行分享,让“一个人的牛逼”变成“一群人比以前更牛逼一点点”。这是有行业理解力的头部玩家才能做的。规则:即设定平台的游戏规则,维护一个生机勃勃的良性生态。比如真房源,就是我们坚决不破的门槛。真房源每个平台都在提,但因存在动机和技术上的诸多难点,一直未被很好地解决。贝壳承袭链家做真房源多年的积累,一方面脚底粘泥地收集多维数据,另一方面大力投入技术驱动的品控能力建设。贝壳说要做“真”,人家信。这是有行业影响力的玩家才能做的。赋能:即平台要对行业玩家创造额外价值,在额外价值中去获取合理的收益。规模效应,是平台赋能的合理性所在,这种规模效应体现在量上(比如集采优势),也体现在know-how上——平台因可接触到全行业玩家,因而更知道这个群体普遍需要什么,更有能力以更经济的方式满足其所需。我们为商户提供的五大助力,营销、数据、经营、供应链、金融,每一个点都来自深刻的用户和行业洞察,每一个资源都会联合各领域最优秀的伙伴去落地。这是有强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才能做的。 平台就是以开放为基调、规则为引擎、赋能为工具的一种业务和组织形态。它是给有“推动行业进步”野心的人准备的,玩平台的人,其能力要能支撑得起这份野心。 2、做平台难在哪?什么样的组织能成?首先仍然是开放:开放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是心态、是能力,也是挑战。开放的挑战很多时候来自认知惯性,租赁平台谈第一个客户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除了”链家“的背景… …但那其实对于开放平台的早期而言,某种程度上反而是掣肘(直营转平台的人都懂)。感谢我们的第一个客户因为信任而选择了我们(更感谢他今天能够加入我们,成为团队的一员,这是对我们莫大的认可)。今天,在新开城市,合作伙伴的质疑,竞对的打击,也大多针对这一点。去年年底德利(我们的BD总监)在成都演讲,提了三个坚持,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规则平等”。知易行难,砥砺前行,时间会证明一切。不排斥做重:小米生态链对标的的选择标准中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意思是说要看一家企业是否迎难而上去攻克业界难题而不是绕路走,要知道硬件难题的确是需要投入很多很多才能进步一点点的。前阵子贝壳租房发布会,我们也在说“平台会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让商家的高效运营变简单”。很多人觉得平台是一种很“轻”的模式,但事实是,轻平台的机会早就不存在了,今天的平台,无法也不应该排斥做“重”,因为这正是壁垒所在。为什么在衣、食、行都有大平台出现了,但“住”这个领域之前一直没有?也是因为住的交易和服务都更重。这给了贝壳这样的公司机会。向死而生的勇气:今天贝壳找房的所有人,都有极强的紧迫感,我们其实就是在创业,在这份新的事业里,每个人都是拓荒者。而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的旅程,唯有放手一搏。很庆幸当团队偶尔动摇的时候,老板常提醒我们:要忘记后路。 这个世界从不缺野心和点子,缺少开放、能承重、向死而生的勇气。 3、平台拓荒阶段的参与者,面对的是什么?无边界的想象力:每个人都会发现,你的发挥空间无限大,潜力也被“逼的”无限大,自信就是这么来的。无边界的工作范畴:今天的职业,早就没什么边界可言,且越有生机的行业和组织,越是如此。这要求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格局,看共同的期待,看发展的大势,并接受时刻与变化和冲突为伍。贝壳租房今天的核心团队,是有共同价值观的一群人,但我们也几乎每天都在吵,吵并不优雅,但无建设性的优雅和体面,半毛钱用都没有。 最近在跟很多优秀的连续创业者聊,对于这类人才,只要一个平台的格局足够大、天花板足够高、机制足够支撑其梦想和野心,就是很好的选择。我们也非常欢迎这样的人来,一起开疆拓土。 去年夏天加入这家公司时,我还不知道我们要做租赁平台,甚至老板面试的时候跟我说“我不知道让你来干啥”。不过让我最终下决定拒绝其他offer的,竟然也是这句话。好像对于我这样的人,以真诚为基础,巨大的未知就代表着无限的希望,而“希望”,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以前写过的关于职业的每一篇文章里我几乎都会提到“自我发现”,这次也不例外,我仍然会说,每一个选择都可以也应该是很个性化的,每个人的梦想、职业、生活道路,都不会一样。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很个性化的表达,我并不是在说“人人都该加入贝壳”,而是说“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可以考虑一起来做点儿事”。 贝壳找房的吉祥物叫做“王闹海”,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个名字,他就像7年前离开奔驰大厦的我,万字写下《生命在于折腾,经历就是财富》,他就像今天每一个穿梭在西二旗的宇宙战士,每时每刻都在“闹海”,他就像一个个都市里的贝壳人,坚硬的外表下有一颗依然会被所有的美好,触动的初心。 据说我明年开始就不能再过青年节了,至少今天,还觉得自己无比年轻,哈哈。

本篇文章使用有道云笔记编辑

点击体验

一年后,我为什么还在贝壳脉脉END阅读 10039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相关推荐最新发布大家都在看热门人脉圈评论我来说几句...全部4条评论S先生

18-06-26刘先生沙发一次,平台开放,规则,赋能,赞

张先生:谢谢秋实,向自如学习18-05-051蔡先生厉害了,梦竹

18-05-051

相关推荐

小米Note手動刷機全攻略:避坑指南及詳細步驟
365账号怎么注册

小米Note手動刷機全攻略:避坑指南及詳細步驟

📅 07-12 👁️ 4806
杨的成语
线上365bet开户

杨的成语

📅 07-06 👁️ 7431
夂字旁的字有哪些
线上365bet开户

夂字旁的字有哪些

📅 07-06 👁️ 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