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家】封闭式、持有期、定开……,产品名里的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

【同行家】封闭式、持有期、定开……,产品名里的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

来源:雪球App,作者: 国金资管,(https://xueqiu.com/8465748197/275776225)

持有期、定期开放、定期可赎回……,当前各类申赎方式异同的投资产品层出不穷,它们直接影响了我们资金的流动性安排和投资策略,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些不同的申赎方式,帮助投资者朋友们考虑适合自己的类型。

封闭式封闭式产品通常指投资产品在存续期内封闭运作,投资者既不能申购也不能赎回。

例如我国公募曾推出过不少封闭式基金,通过一次性的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完成募集之后,基金份额在合同期内固定不变,投资者不能从基金本身赎回投资,只能在证券交易所里买卖。

设立封闭式产品的初衷是方便投资经理可以更好地规划长期投资策略,不受资金流动性的干扰,因此,该类产品对投资经理和希望长期持有的投资者都具有一定吸引力。

实践中,许多封闭式产品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对部分投资者而言,在证券交易所里买卖时,份额的交易流动性可能较低,投资者在买卖时可能会面临流动性困难,需要考虑折价率(交易价格/基金价格-1),可能会造成交易性损耗,给投资带来不便。

因此,目前封闭式产品相对而言已非主流,而定开形式的产品平衡了投资策略与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受到诸多机构与投资者的欢迎。

定期开放式定期开放式产品指投资者仅可根据约定周期在开放日内申赎,并由管理人在确认日确认。同时,开放结束后,产品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例如某一个月定开产品,指的是每隔一个月,如每月10日,产品向投资者开放产品申购和赎回功能,如果投资者错过了开放日,就需要等到下个月的10日。

产品采用定期开放结构时,产品管理人可以将投资策略与产品周期相匹配,减少频繁的资金流入流出对产品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影响,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投资策略的稳健性以及长期投资计划的可执行性。

同时,这种结构也能帮助投资者提前规划自己的资金安排,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预定的开放期来计划何时申购与赎回。

因此,定期开放式的产品结构在许多资管产品中被广泛应用,有些定开产品会提供预约服务,投资者可通过预约申购和预约赎回功能,对产品进行提前预约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定期可赎回产品,指日常开放申购,但定期开放赎回的产品;其与定期开放式产品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均可定期开放赎回,如果投资者本期未赎回,则需要等到下期再赎回。

简单来看,定期可赎回式产品与定期开放式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对申购没有时间限制。产品管理人可以根据赎回期设置更好地计划投资和资金运用,提升策略与资金匹配度,降低流动性风险。投资者也可以减少受到频繁交易的诱惑,有利于更长期地考虑投资组合。

持有期在投资者视角中,产品从封闭式到开放式再到定开等形式,虽然通过申赎限制帮助了我们“管住手”,避免投资者频繁交易、非理性交易,但是偶尔错过赎回,需要等待下个开放期,还是会带来不便。

在此基础上,持有期产品能较好解决此类问题,持有期产品指的是投资者可以在合同约定的开放日内随时申购,但每次申购的份额需要被锁定一段持有期,待持有期满后,投资者可以在合同约定的开放日内随时赎回。

相较定开型产品,持有期产品在赎回设置上更加自由,例如同为一年的封闭或份额锁定期,定开产品与持有期产品在封闭期或锁定期到期前均不可赎回,到期后定开式产品仅在开放日提供申赎,若错过需要等到下次开放日,而持有期产品到期后,可在合同约定的开放日内随时赎回,限制更少。

此外,从申购角度看,持有期产品在合同约定的开放日内任意时间点都支持投资,即便此前已有持仓,不同的交易按照不同买入时间计算不同的持有期。定开产品则需要等到封闭期结束后的开放日才能继续申购投资。

结语从开放形式来看,除封闭式较好理解外,其他三种常见类型的申购与赎回我们可通过下表进行简单记忆理解。

进一步而言,这些产品机制的设计是为了平衡我们的资金流动性要求和产品管理过程中的稳健性,同时尝试将产品期限与策略更好融合。

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哪种产品,应综合考虑自身的投资周期、流动性需求、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情况等做出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