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撰写时间: 2018-01-16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下班后,漫步在情侣路边,听着海浪拍打岸堤,看着远处的落霞映照在海面上,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周末,沿着凤凰山小径,穿过杂木林、果林和竹林,感受如处森林般的静谧。身处珠海,人们可以频频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全国上下正兴起践行生态文明的热潮,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珠海一直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城市,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勇于担当的珠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进一步,让生态之城美誉长留,为广东提供了闪亮的“颜值担当”。
    2017年9月,珠海作为首批4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之一,获得环境保护部授牌,标志着珠海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国内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称号,既是荣誉,更是担当。按照部署,珠海将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果,继续优化提升城市环境,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董谦君
    1 重点攻坚
    防治污染“三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
    位于斗门乾务镇的咸坑河曾是当地有名的“黑臭河”。“离着几十米都能闻到刺鼻气味。”乾务镇居民黄洪波回忆道,一到高温或者下雨,河涌恶臭味更加明显,以至于周边的一些居民小区建成了很久,入住率一直不高。
    随着河涌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咸坑河进行了淤泥清挖、河床硬底化改造的整治,新建的截污管道也派上用场。河水从“污黑”变回了绿色,河岸旁的小区也热闹了起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珠海巩固扩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果的重要内容。为此,珠海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
    治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长治”方能“久清”。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加强流域河湖保护管理,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2017年,珠海迅速落实中央、省的相关部署,已基本完成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年度工作任务,实现市、区、镇、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纳入河长制的河涌渠总数超过530条,总长度1300多公里。
    目前,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珠海四大口门)马骝洲及前山河六大水道(流域片区)设立市级河长,而区、镇、村里,河道、涌渠、江湖、水库等也有了各自的河长。有了责任落实到人的河长制,河湖管理保护的分工、权责也更加清晰。
    据了解,珠海正计划编制全面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的专业技术标准和实施计划,为河长制的推行提供分类指导。在金湾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涌有51条,均落实了“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的管理制度。斗门区投入5.77亿元,全面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内容包括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带等,总整治长度为21公里。
    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到2018年年底,全市范围内黑臭水体要基本得到消除,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到2020年年底,要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在珠海,湛蓝天空的“高颜值”,一向是珠海人朋友圈里的“刷屏利器”。这得益于珠海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据了解,去年,珠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2天,近年来珠海市空气质量保持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环境空气质量6项污染物监测指标连续四年保持全面达标。
    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进。2017年,珠海市环境保护局对336家重点行业企业土壤遥感信息和441个农用地详查点位进行核实,农村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全年完成5个建制村的整治工作,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整治目标任务。
    绿化美化等生态建设也在提速,让市民享受更好的生态环境。每天清晨和晚上,前山河岸边总有前来运动休闲的市民,“随着河岸绿化质量提升,前来‘打卡’的跑友也越来越多了。”一名晨跑的市民如此评价。
    2 制度建设
    让生态文明建设更有章可循
    “全市的工业企业环境信用如何,通过评价等级就能够一目了然,既有效地督促了企业,也使环保部门的管理变得更加方便。”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珠海市首次发布市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企业被划分为“诚信(绿牌)、良好(蓝牌)、警示(黄牌)、不良(红牌)”4个评价等级,“通过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鼓励企业自觉守法,督促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对“环保诚信企业”,环保部门将采取优先授予荣誉称号、财政等有关部门在确定和调整政府采购供应商时将其产品或者服务优先纳入名录等守信激励措施。而一旦企业被亮“红牌”,环保部门将采取系列约束性措施,加大监察执法频次、从严审查行政许可事项、录入市社会信用信息公共平台等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督促企业对信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珠海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方面迈出的一小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海发挥特区的敢闯敢试精神,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进行了新的探索,部分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7年12月18日,珠海市率先完成国家排污许可证核发年度任务,成为全省最早完成下半年核发任务的城市。
    同样在12月,珠海完成首批排污权交易,格力电器、联邦制药、领跃电子、华丰纸业等22家企业饮下“头啖汤”。
    目前,珠海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从起步到企业购买、交易落地,实现了从制度建设到实际交易的推进,并创新实现网上竞价、支付宝竞价等新方式。这提升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其摒弃粗放的发展方式,并逐步建立起绿色生产体系。
    “珠海在环保领域一系列的制度建设,真正把环保的理念融入到了企业。通过排污权交易等制度改革,把环保理念和市场化价值进行转换,有利于唤醒了企业节约生产的意识。”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厂长窦振国说。
    3 绿色生产
    从源头把关生产绿色GDP
    把办公室设在企业污水处理站上面,这是珠海一制药厂老总对自己的要求。把环保工作当成和产品质量一样重要的任务来抓,对于如今的珠海企业来说已不算是新鲜事。
    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珠海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在严格把关环评审批等环节的同时,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靠拢。
    去年年底,一宗“未批先建、未验先投”,企业不服责令改正行政命令起诉市环境保护局的案件在珠海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珠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经纬在该案中出庭应诉并作总结陈词,阐述了纠正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当仁不让的观点,让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以上影响的建设项目应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后方可生产的观念深入人心。
    “企业不重视环保,就有可能被查处,一旦出现被罚停工停产,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不少企业纷纷完善环保措施,‘绿色生产’也有了保障。”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珠海企业走上追求“绿色GDP”的道路。
    在高栏港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带来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明显效益。走进珠海精润石化有限公司的厂区,各色管道盘根错节,大大小小的罐子遍布多处。高栏港区内的废润滑油在这里经过“ORT”工艺技术处理后,变成了合格的化工原料。
    “这既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绿色生产,降低了环保风险,更与区内的壳牌润滑油、路博润润滑油添加剂等项目形成闭链循环的产业链,推动了产业发展。”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在环境执法方面,新修订的《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已正式施行,大幅提高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罚金幅度,让法规更具震慑力。
    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要靠“管”,也要靠“扶”。珠海还通过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措施,减轻企业经济负担。目前珠海市已制定环保系统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在竣工环保验收、环境监察执法、危险废物处置、排污权抵押贷款、总量控制优化等方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线实践
    繁忙码头回归平静
    饮用水源地保护更放心
    在斗门镇小濠涌涌口村,临近虎跳门水道有一座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码头,当地人称为长河码头。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去年巡查时发现,该码头位于南门泵站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被列为“违建项目”,需限时清理完毕。
    长河码头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名称为“福源码头”,占地面积8666平方米,使用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05年,完成临时码头兴建的审批手续。至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珠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印发后,该码头位置被纳入南门泵站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斗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该码头每天都有运送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装卸船只出没。作为斗门镇最繁忙的码头之一,该码头仅铲车、运输车辆就有十多辆,“根据测算,其距离南门水泵取水点仅有不到1.5公里的距离,对环境安全存在一定影响。”
    由于码头存在时间长,且形成了较广的辐射范围,对产业及周边村民日常生活都有诸多影响。“在清拆过程中,包括业主在内曾提出了不同意见,环保系统在派出专门人员对业主、村民等进行环保宣讲,督促其配合清拆。“经过近两个月的协商,最终让码头业主和村民认识到环保的隐患,并与业主达成补偿协议着手进行清拆。”
    目前,南门泵站内长河码头项目已完成场地围蔽管理,场内石灰罐项目及抓斗设备、两座吊塔均已拆除,基本完成码头清理工作。码头功能被废止,有效消除了环境风险隐患。
    接下来,斗门区政府联合海事部门将继续加强对码头周边水域的日常监管,加密巡逻次数,在围蔽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开展码头江边的护栏安装,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据介绍,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去年4月份共向珠海交办了22批次共44宗案件。经查,案件中属实的5宗,部分属实的31宗,不属实的8宗。对违法行为查实的,珠海相关部门已对其全部依法进行了处理,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上报中央环保督察组。
    ■计划
    无人机无人船今年助力环境治理
    2018年是珠海市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首年。按照部署,珠海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为这座城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直是重中之重。接下来,珠海将加快截污工程建设和管网维护,加大对“小散乱污”的小作坊、加工场、食肆,以及沿河违法搭建物等流域“两违”和非法污染源的清理整治力度。
    通过强化珠中合作共治的模式,完善生态调水机制,联合加强流域环境监管执法,定期通报前山河断面监测数据。同时,珠海将加强对流域内工业企业的动态监督管理,增加现场检查频次,从严查处偷排偷放行为,加大黑臭水体整治跟踪检查和督办力度,确保2018年底前实现“长治久清”治理目标。
    对于工业园区,珠海将进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通过集中处理提高工业项目允许排放水污染物的最大限值,减轻企业环境管理压力和经营成本。今年将推动高栏港区、富山工业园试点建设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厂。
    过去,环境整治出现反复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为此,珠海市环境保护局拟在今年开展重点区域环境信访问题调处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一批重点区域群众反映强烈、群访趋势加剧、重访久访的环境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为强化环保管治能力建设,珠海市环境保护局在去年已启动无人机可视化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通过采购无人机设备及开发配套远程指挥系统,该项目已于2017年底通过验收。预计今年,无人机、无人船及远程遥感等先进科技手段开展执法和环境监管治理将成为现实,着力提高环境执法效能。
    ■数读
    2017年,珠海市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66.7%,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珠海在2017年扩大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面积,禁燃区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的94.9%。全市工业煤炭消费总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12-2016年分别为643万、618万、591万、551万、520万吨,2017年截至11月为497.97万吨。
    目前,全市共更新投放纯电动公交车400台,更新公交车辆100%为新能源车;全市共有出租车3687辆,其中CNG油气两用出租汽车1600辆,纯电动出租汽车407辆,清洁能源车型比例达55%。
    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5座,总设计规模83.4万吨/日,全市配套建设污水干管总长超过1400公里。2016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6.29%。
    2017年,完成全市116个加油站、34辆油罐车、16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截至12月份,珠海市已完成黄标车淘汰1454辆,完成任务进度163.5%。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1/16/content_7697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