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里的鸡咀涌早日告别黑臭

撰写时间: 2018-01-10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珠江晚报

       

        2017年,对于斗门区井岸镇西埔村支部书记杨彬来说,是意气风发的一年,也是勇挑重担的一年。
  这一年,斗门区101个村和25个社区圆满完成2017年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杨彬在此次换届中,收获民意当选西埔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也是在这一年,珠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河长,杨彬的肩上比前任多了一项治理流经西埔村的鸡咀涌的重担。
  自2017年11月中旬开工整治以来,截至目前,鸡咀涌西埔村管辖段的约2公里河段已基本完成河床清淤和拓宽施工,下一步将进行河床冲洗消臭和河岸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争取2018年前全面完工。
  记忆
  儿时鸡咀涌
  可游泳抓鱼
  2018年1月4日下午,记者在西埔村村委会见到杨彬时,他正准备去查看村里鸡咀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进展情况。说起鸡咀涌,从小在西埔村长大的杨彬有着太多美好的记忆。
  “斗门的很多村都是以水为界,我们井岸镇西埔村处在鸡咀涌的中上游,再往上过了新徽学校就是乾务镇的地界,往下过了珠峰大道是鸡咀村的范围。”杨彬介绍说,鸡咀涌全长超过5公里,流经西埔村的河段长约2公里,最上游的源头是山泉水。
  杨彬说,“我们小的时候,鸡咀涌的水是很漂亮的,上游有山水下来,下游也经常打开水闸引黄杨河的清水进来,河涌里的水清澈见底,我们小孩子经常到鸡咀涌洗澡、抓鱼虾。”
  杨彬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周边都是种植水稻的良田,鸡咀涌还承担着水田灌溉的重任,在当地村民的心中是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也是捕捞鱼虾的好去处。
  痛心
  清澈河涌沦为
  黑臭“龙须沟”
  但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当地工业化的兴起,鸡咀涌的面貌开始恶化。
  “(上世纪)90年代初,西埔村旁边开始建厂,很多外地人来打工,村民纷纷建房子来出租,村里富起来的人多了,环境也变差了。”杨彬介绍,如今,西埔村户籍人口4000多人,外来人口达3万之多,村里的治安、卫生等管理工作压力巨大。最不堪重负的是村里的鸡咀涌,由于人口剧增,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河涌,加上河床堆积的泥沙无人清理,原本清澈见底的鸡咀涌变成了黑臭的“龙须沟”,原本七八米宽的河床变成了不足两米的小河沟,加上两岸密密麻麻的竹子、灌木等植被掩盖,部分河段已完全看不出河道的原貌,令人十分痛心。
  “雨季上游来的山水大,河涌的一些脏东西被冲走,河水还好一些。到了冬天雨水少,河床干枯,水体更加发黑发臭,味道很难闻。”杨彬说,一些住在鸡咀涌河岸边的村民要长年忍受河水的臭味,有苦难言,而他作为村委会班子成员,也曾多次向前任村委会负责人提议对鸡咀涌进行治理。事实上,村里也曾两次组织对鸡咀涌进行清淤治理,但都收效甚微,河涌淤积、污染情况日趋严重。2009年前后,上级水务部门修建了生活污水截污管网,依旧没有扭转鸡咀涌黑臭的状况。
  转机
  全面推行河长制
  整治黑臭河涌
  鸡咀涌的命运在2017年迎来转机。
  2017年1月8日,斗门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把《关于大力开展对全区黑臭河涌专项整治的议案》设立为大会议案。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将黑臭河涌水生态修复工程列入斗门区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拟开展整治的黑臭河涌包含井岸镇五福涌、新青正涌、鸡咀涌,新青工业园排洪渠,白蕉镇合禾涌、白头翁涌,乾务镇咸坑河和沙龙涌等8条,总整治长度为21.05公里,投资估算约5.77亿元(可研报告批复),整治内容包括:河道控源截污工程、内源清淤及底质改良工程、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水生态净化工程以及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和智慧水系建设工程。要求2018年底前各河涌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实现“水清、岸绿、生态、景美、海绵”总体目标。
  2017年9月5日,五福涌和合禾涌已经进场施工,鸡咀涌等剩下的6条河涌也已于同年11月15日进场开始施工,并按计划有序推进。目前,项目公司已完成五福涌排水清淤、管道套管安装和一体化设备吊装工作;合禾涌已完成一体化设备基础,设备进场、中游拦污坝及观景平台施工进场;其余六条河涌正在开展清淤施工。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100万元。
  憧憬
  黑臭鸡咀涌
  将变成景观带
  上周五,记者在西埔村实地走访时看到,流经该村的鸡咀涌河床清淤和拓宽工作已近尾声,河岸边的竹子、树木等违规种植的植被已被清理,但河边仍可闻到较浓的臭味、河水颜色暗黑。
  “现在进行的只是第一步清淤和河床拓宽,接下来,还要对河床进行冲洗、除臭,河岸还要进行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村里人员密集的这一段,我们打算在河涌两边修人行道和亲水平台。全部完工以后,鸡咀涌又是西埔村漂亮的‘玉带河’了。”杨彬告诉记者,如今,鸡咀涌整治是西埔村最大的工程,也是他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按照河长制的要求,他需要每周巡查一次鸡咀涌的整治进展,实际上他只要一有空就会跑到施工现场看一看,每周至少要巡查三四次。“鸡咀涌整治好了,对全体村民都是一个福音,以后再也不用闻黑水的臭味了,还能多一条景观带。”杨彬对鸡咀涌的未来充满憧憬。
  据了解,2017年以来,斗门区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河长制建设,构建起区、镇、行政村、自然村四级河长体系,全区共设置各级河长243名,占全市65%以上,抓住重点迎难而上,全区水环境明显改善。